足球反腐风暴:9家俱乐部行贿陈永亮内幕曝光 耐克高层牵涉其中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4日 21:18

 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2024年3月作出的一纸判决,揭开了中国足坛腐败案中令人震惊的权钱交易链条。原中国足协常务副秘书长兼国管部部长陈永亮因受贿、行贿等罪名,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,并处220万元罚金。这起案件暴露出职业联赛保级大战背后的灰色生态。

  裁判操控成为足坛腐败的重要手段。据司法材料披露,陈永亮通过直接干预裁判选派来操控比赛结果。在2018赛季,河南建业俱乐部向陈永亮行贿60万元后,获得了"可靠裁判"的特殊关照,最终在关键阶段连续赢得4场比赛,成功保级。值得注意的是,为维系与裁判群体的利益关系,陈永亮还将裁判评优权力从中足协技术部转移至中超公司,形成了完整的利益输送链条。

  俱乐部行贿网络呈现出多元化特征。经法院查明,共有9家职业俱乐部向陈永亮实施贿赂,单笔金额从20万至490万元不等。这些资金有的通过虚构业务合同套取,有的以奖金名义列支,更有甚者通过克扣外援个人所得税来筹集。前中超公司赛事运行部总监孙日的证言显示,这种系统性腐败已经渗透到联赛管理的各个环节。

  案件还牵涉到商业赞助商的违规行为。2017年6月,耐克公司足球项目总监曹洋与猎勤体育负责人叶飞,因担忧赞助俱乐部降级会导致球员贬值,通过中间人向陈永亮输送100万元。这笔贿款最终被兑换成金条,用于为河南建业队保级提供便利。

  权力寻租的链条向上延伸至足协高层。判决书披露,2015至2017年间,陈永亮为谋取中超公司副总经理、总经理职位,向时任足协副主席于洪臣行贿60万元。在于洪臣的运作下,通过时任足协高层马成全、杜兆才、陈戌源等人的"配合",陈永亮顺利获得晋升。这种买官卖官的行为,反映出足协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的严峻现实。

  涉案裁判的证词显示,陈永亮通常会要求裁判在比赛中"适当放宽"判罚尺度。为巩固这种利益关系,赛后还会根据情况给予裁判经济回报。这种长期存在的潜规则,严重破坏了联赛的公平竞争环境。



足球录像

足球集锦

足球新闻

首页 足球 录像 资讯